团长怒怼廖汉生:你是老政委,对团没感情,廖:别摆资格,打出来_编制_部队_全军
1949年初,为了进一步规范军队的编制,加强统一指挥和管理,军委发布了全军整编为四个野战军的通知,西北野战军被划分为第一野战军,其下属的第一纵队也因此改编为第一军。
既然有了第一军,理所当然就需要建立第一师和第一团。当时,第一纵队下辖两个旅,分别是358旅和独一旅。而358旅作为一纵的主力,尤其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屡建战功,因此,第一军党委决定将358旅上报为第一师。
那么,关于第一团的问题,按照编制要求,第一团应由358旅的部队来担任。358旅下有三个团:714团、715团和716团,这三支部队暗中较劲,各自希望能够获得第一团的荣誉,争取成为第一团。
然而,在一军党委讨论决定将谁上报为第一团时,发生了一件小插曲。某天上午,716团的团长与军政委廖汉生发生了争执。团长显然情绪激动,指责廖汉生虽然是老政委,但对团里的感情却淡漠,缺乏足够的情谊。他强调,716团作为老红军团,应该有资格成为第一团,这样的决定绝对能让全团官兵心服口服。如果这个荣誉没有归他们,整个团的官兵都会感到不满。
展开剩余74%原来,716团的全体官兵都希望能争取这个第一团的编号。因为廖汉生曾是716团的政委,所以团长特地找他商量,希望能通过他的关系,让他们获得第一团的资格。然而,廖汉生却明确拒绝了。廖汉生告诉团长,决定将哪个团上报为第一团的事情,是军党委的决策,自己并没有这个决定权。他进一步解释道,第一团的编号应该由战功来决定,而非凭借资历来衡量。如果只是看资历,那全军的红军老部队就多得很,人人都可以争做第一团。因此,他劝团长要理智看待此事,荣誉是靠战斗得来的,而不是凭空凭资格争取来的。
另外,廖汉生还指出,现在军里决定哪个团为第一团,实际上更多是从编制角度考虑,不应有过多情感因素。言外之意,716团获得第一团的可能性似乎较小。因此,团长在情感上未能接受,情绪失控,与廖汉生发生了争执。
在这个问题上,廖汉生和军党委的考虑是怎样的呢?事实上,第一纵队原来只下辖两个团:715团和716团。两个团都是红军出身,且都在不同历史时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。尤其是716团,甚至有部分是南昌起义的底子,背景深厚,资历悠久。只要选择这两个团中的一个,部队内部基本上不会有什么异议。
然而,廖汉生并没有如此看待。他认为,虽然资历和战绩都很重要,但也不能仅凭资历来决定。相较之下,714团的成立较晚,最初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成立的,根基相对较新,主要由冀中的地方武装组成。事实上,716团曾抽出三个红军连组建了358旅的独立第三支队。为了扩充抗日力量,八路军总部将独立第三支队与冀中地方武装合并,组成了714团。因此,从某种角度看,714团其实是由716团的部队派遣而成的。
尽管这支部队成立时间较短,但自组建以来,714团的表现一直十分出色,始终保持着高昂的战斗精神。特别是在荔北战役和瓦子街战役中,714团作为团级单位受到了全军的通令嘉奖。更为重要的是,彭总曾对714团进行过专门的表扬,并且这支部队的“诉苦三查”运动也在整个西北野战军中树立了极高的声誉。此外,彭总推崇的新式整军运动也正是从714团开始的。
在358旅的编制序列中,714团是排在第一位的,因此,将714团编为第一团是自然而然的选择。这不仅是因为它在战斗中的出色表现,也符合了编制的规矩。所以,军党委更多地倾向于将714团列为第一军第一师的第一团。
当然,廖汉生具有极强的政治工作能力。经过他不断的思想工作和耐心劝导,最终,715团和716团的官兵们很快接受了这一现实。大家明白了,虽然第一团的番号看起来很有荣誉感,但最终荣誉的获得仍然需要通过战斗来证明,而非仅仅依靠编制的调整。最终,在整编工作结束后,廖汉生对全军进行了整编教育,详细讲解了整编的意义和要求,迅速让全军官兵达成了共识,部队的面貌焕然一新。
发布于:天津市
首页